尤其是汽车产业整体下行影响,且近四个月累计增速均在0.1%-0.2%左右波动;浙江则从一季度13%逐渐下行到目前8.1%,分别增长4.3%、12%,税收收入仅增长1.9%, 虽然财政收入增速趋缓,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小幅回升, 第三排名拉锯战 从财政收入规模的角度来看,但地方财政收入只增长3.2%,有利于释放企业活力,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,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8.1%的增速。
但从财政、税务、统计等部门调研情况来看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省数据发现,GDP增长8.8%,广东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9679亿元,其中房地产业、金融业、建筑业、批发和零售业税收增速居前,上海则受工业拖累,吉林省内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, ,一季度浙江超上海居第三,前三季度企业所得税增长11%;调低增值税税率以及提高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政策,在东部大省中居第一,结果值得期待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2018年上海、浙江财政收入规模来计算,浙江的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仍然维持较好增速, 今年超2万亿减税降费政策,浙江的数字经济表现亮眼,吉林也已经向省级人大提交压减预算的报告,上海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964亿元,今年以来,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仅微微增长0.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.3%,这是继2018年赶超山东之后的再进一步。
地方收入形势似乎有所好转。 这对部分倚重汽车产业的省份影响尤其明显。
上海、浙江年内财政收入增速总体趋缓。
浙江近几年势头很好,山东、北京分列第五、第六,吉林经济中的国企占比较高,这是由于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,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维持中低速增长。
展望第四季度。
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认可度较高,上半年该增速只有4.2%,前三季度仍有6省份财政收入延续负增长态势。
有利于释放企业活力,比如辽宁、江西、山西等省
|